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金吉光:工業(yè)4.0與中國制造2025關系

星之球科技 來源:江南智造局2016-01-18 我要評論(0 )   

工業(yè)4.0分為四個階段,最后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對話,它的工作可以定位為4.0。實際上中國智造在整個來講,它的整個所涵蓋的內容要比4.0多的多,只是在中國智造中的高端的...

 “講師簡介”
 
瑞士維多利亞大學博士,高級工程師,常熟企業(yè)科協(xié)聯(lián)合會理事會會長,獲得《IT經理世界》2014年評選出的“全國優(yōu)秀CIO”榮譽。
 
 
分享嘉賓|金吉光
 
分享主題:工業(yè)4.0與中國制造2025關系
 
當接到這個題目以后,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樣的題目更合理呢?具體解釋概念,什么是工業(yè)4.0?這個概念目前講得很多,后來整合了之后又提出中國智造2025。我想概念性的東西可能不是重點,正想圍繞這兩個之間所做的所謂現(xiàn)實目的的東西,可能需要注意三個基本的辯證關系。這三個基本問題實際上是大小的比較、先后的序列以及攻守的魄力。這種相關性,圍繞著中國智造和2025,或者是圍繞著工業(yè)4.0,這樣之間的一個比擬可能會稍微好一些。
 
那么首先比較他們之間的大小。工業(yè)4.0分為四個階段,最后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對話,它的工作可以定位為4.0。實際上中國智造在整個來講,它的整個所涵蓋的內容要比4.0多的多,只是在中國智造中的高端的方向實際上是談到核心的部分,或者最難的部分,才是工業(yè)4.0的一個精髓,也就是說工業(yè)4.0將會成為中國智造的最尖端的部分。
 
 
 
談到中國智造,談到2025,談到工業(yè)4.0,很多的地方都在直接談工業(yè)4.0,大家都在慌張或者在迷茫,在互聯(lián)網(wǎng)+、兩化融合、信息化諸多概念在一起,實際上面對工業(yè)4.0,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更多地去關注中國智造這樣一個大的概念來衡量到底是在哪一個位置。
 
必須要把自己定位定準,不管是我們身高的成長,還是企業(yè)的成長。跳躍式成長還是有點太理想化了。我覺得尺度的把握,自己總體上處在哪一個位置,自己的規(guī)模有多大,在整個的情況下哪一部分是可以確定,把它典型性或者當?shù)湫偷亩ㄎ辉诠I(yè)4.0。
 
對于難的部分,還是希望不要采用工業(yè)4.0。現(xiàn)在我看見很多人面對最難的部分,都在采用工業(yè)4.0,從我來看先看小的問題開始,別從大的問題開始。如果從難的問題開始,必然會造成精神的挫傷,也就是說企業(yè)定位定得不準的話,一定會造成后續(xù)很多挫敗感,然后回過頭再來做就會非常困難。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跟前面大與小的比較相比,前與后的比較變得非常重要。如果要談到工業(yè)4.0和中國智造,希望大家能用一個常規(guī)的原則,什么常規(guī)原則呢?一定要先易后難,我們很多領導可能在確定目標的時候都走的最難的位置,在精神層面上來說,我覺得難的位置也是可以挑戰(zhàn)的,但是不要隨便去挑戰(zhàn)難的位置。比如說登喜馬拉雅山,如果從最難的位置來說那是相當危險的,一不小心掉下山去那可就麻煩了。
 
到最后是一個攻守問題。剛才我們說是更新與新生的問題,這三個實際原則實際上一個對工業(yè)4.0也罷,中國智造也罷,當你去確定和自身結合的時候一個判定標準。針對這一二三他們之間的關系,我們是怎么做的,我是怎么想的,接下來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從現(xiàn)在起算20年,一個日資企業(yè)的發(fā)展,是從小到大,孩子們從17、18歲進入企業(yè),都是初中畢業(yè),一點點成長過來的。這中間沒有采用很老的員工,甚至大學生都很少,這是結合現(xiàn)實,結合在企業(yè)所在的一個小鎮(zhèn)上也招不來更多的人才,也就是采用教育,不斷來進行。
 
談到機器人,實際上1994年我們就已經有機器人了。當時機器人一共進來有兩臺,是我親手教兩個小孩,一個男孩兒一個女孩兒,一個18歲,一個還不到18歲,教兩個人在使用機器人。機器人是一種施教性的工作模式,我先學會,然后再教兩個小孩學,兩個小孩實際上很快就學會了。當時我就覺得很驚訝,因為這是兩臺點焊,是焊接的機器人,是把兩個鐵板疊加在一起,然后大電流通過,金屬就會溶換,最后把兩個鐵板聯(lián)結在一起。
 
實際上作為機器人本身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手工操作的勞動工具。從勞動要素來說,我們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說,生產方式確定三個要素:一個是人,或者叫做勞動者;然后是勞動工具,或者把它叫設備;最后通過設備或者工具直接跟勞動對象相接觸。在這三個基本對象中,機器人實際上是介于這兩個之間,它是一種設備,是一種勞動工具。
 
當時在確定使用這種機器人的時候,我看日本企業(yè)并沒有全面確定都使用機器人。我們有一次這個機器人壞了,當時在快速修理機器人的時候,我們就把機器人生產的零件通過手工來進行生產,最后保證了這個交貨和品質。
 
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呢?當機器人壞了,或者當這個系統(tǒng)無法保障的時候,你是否有一種手工的方式能取代它,這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們沒有這樣的對策,這個系統(tǒng)是不可靠的,或者這個系統(tǒng)對我們來說是危險的。
 
既然機器人在使用上是簡單的,內在就十分復雜,或者困難。在機器人剛進來的時候,它確實非常方便,但是它畢竟是一種小眾設備。當我們大批量進行的時候就非常簡單了,一旦崩潰了就用手工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針對現(xiàn)在工業(yè)4.0也是依然如此。我們保證工業(yè)4.0,就要先回答這個問題,再來談到底能不能實現(xiàn)工業(yè)4.0。我們最后是為生產勞動對象,然后成為消費者,或者說我們的客戶所需要的這種,最終還是回歸為勞動者自身來服務,也就是為社會來服務,要站在這樣的立場上來衡量,我們到底如何走這個工業(yè)4.0。
 
我個人來看工業(yè)4.0,很多客人到我們這里來,說我們在3.X這樣的級別上,實際上我個人來看這個空間稍微有一點點大。正常來講有很多的工作實際上是可以用機器取代人的,為什么沒有完全朝這個方向去走呢?主要還是個先后序列問題。我們上機器,把人解放出來,解放之后如何進行安置,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更核心的問題。我們真的解放出來了,大家還是要思考如何使勞動者有所升級。
 
這個就談到了作為中國智造來思考的問題。如何能讓人來解放出來,解放出來以后,如何能讓人減少體力勞動,或者減少腦力勞動的壓力,這個先后序列應該適當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然后再去考慮中國智造在什么方位上,自己的企業(yè)在什么方位上,這個可能是作為經營者要思考的問題。
 
創(chuàng)美公司這么多年持續(xù)的發(fā)展,走的更多的是信息化的路,因為從整個歷史情況來看,創(chuàng)美是一個以手工勞動方式進行的。它不是一家大公司,是一家相對來說比較小的公司。剛進來的時候這個企業(yè)的定位是150人,也就是說開始所有的投資建設都是以150人為上限進行規(guī)劃的。后來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的推動和發(fā)展,最后被放大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在整個發(fā)展過程中,隨著中國經濟的推動,就帶來一個根本的問題,生產規(guī)模倒逼著管理必須要對它實現(xiàn)標準化和流程化。尤其是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如何能跟上客戶的要求,信息就成為一個巨大的經濟。在許多年的工作中,首先確實的工作中把它轉化成單據(jù)型或者寫成格型的,逐步再把它翻到計算機上,把手工填寫的這些單據(jù)再變成自動采集的。這些都是當時也是買不來符合我們業(yè)界要求的。因為買不來,因此我們就自己造,請來老師,包括請來外面的高手,不斷地探索。一片芯片,發(fā)現(xiàn)自己所需要的功能,這就是我們當時想當初想要做的,最后通過我們的努力,設備上的知識性和計算機網(wǎng)頁上的數(shù)據(jù)就變成同步的了。
 
不管是我們導入純手工畫圖到支持2D的設計,到3D的設計,再到3D的加工,還是在整個生產制造流程中,這里邊我什么地方體會最深呢,實際上是守簡單,攻難,這是什么意思呢?當我們采用手工的方式畫圖的時候,剛用計算機2D進行畫圖的時候,這個過程它的關系就是計算機畫圖為攻,手工畫圖為守。那么一開始CAD畫圖的時候,一個工程技術人員可以一小時兩小時就可以畫出一個圖,結果當時我們用CAD畫圖要畫一天,這樣就出現(xiàn)一個非常特殊的聲音,就是說計算機還沒有手快,大家集體開會,覺得使用計算機影響工作,這種聲音極其強烈。在當時的立場情況下,花錢買了軟件,然后讓大家去學習計算機,去畫這個圖,又影響了工作,當時所有人都反對,經過不斷的磨合,最后終于計算機畫圖占了上風,最后通過大家不斷的努力,大家都放棄了使用手工畫圖,然后終于使用了計算機畫圖。
 
實際上,最難的部分在3D畫圖和2D畫之間的切換,這個要比當初手工被計算機取代難度要大得多。
3D軟件我自己出面買過很多的版本,也嘗試過很多的版本。買來第一個就是沒人用,因此也花了各種各樣的力氣去教育,去培訓,但是都沒有放棄使用這個平面兩維的這種。幾乎經歷了差不多七八年的時間才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跡象,也就是終于有一個人會畫比較像樣的圖紙,然后可以給大家看還是可以畫出來的。正如剛才所講的,一開始我們的起步就不是很高,在常熟董浜一個小鎮(zhèn)上,它的人才對周圍的影響都不是太了解,不太了解這個社會。所有的人都認為新的技術進來都是給舊的人員去找麻煩。而這種思想意識的攻守導致了促進有關三維設計的一個非常難的過程。
 
今天我們不僅實現(xiàn)了CED、CAM、ZRP以及MES,整個這些系統(tǒng)完全都是在一個系統(tǒng)的參考下可以看到各個地方的數(shù)據(jù),同時還可以把所有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連接。不僅在數(shù)據(jù)庫層面上進行連接,它的數(shù)據(jù)和狀態(tài)傳遞到我們的這個系統(tǒng)上。那么這個系統(tǒng)可見度或者是能見度一下子對管理提高了非常大的這樣的一個水平。剛才用學習CAD之間的所有這些關系,對我們來說可能所要認識到即使我們不斷的每一次帶著困難,再往后走實際上后面的困難會越來越大。那么全國可能有很多的企業(yè)目前在推行CAD和CAM、PDM,比較簡單的一個例子,我們在實施PDM的時候一共實施的時間是20天。那么大家是不是認為我們的文件很少?實際上我們的文件非常非常多。那么有幾萬個文件,然后實際上20天時間主要是什么呢?形成一個架構。最后經過20天時間把架構確定出來,剩下的大量的時間實際上是過去曾經就已經有的這些圖紙,這些文件,已經出來了,只要進行適當?shù)氖崂砭涂梢詫崿F(xiàn)PDM的數(shù)據(jù)的周轉。
 
設想一下這樣一個場景,機器在生產,人在走動,然后人甚至在外地進行工作,那么想知道自己工廠的生產的場景、數(shù)據(jù)、文件,只要客戶提出有關它的所有這些你都可以點擊界面,然后可以讓任何人找到這個相對應前線,你都可以直接獲得你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圖紙,包括支持工作的所有這些點,這些知識點。這些場景在我們公司來說不是任何的困難,我們的公司里幾乎在編程這方面,在招人才的時候實際上也是挺分析的。在沒有計算機時候的時候,可能大家沒有感覺,有了計算機,大家可能會有一種新的感覺。比如計算機就會出現(xiàn)前階段大家對今天不認識的時候可能都比較抵觸,那么作為我們的董秘們來說是一個勤奮的老工人,計算機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不工作,不去現(xiàn)場的這么一個借口。所以這塊實際上是比較難以理解。在這兒舉一個例子,下班的時間,剛剛看著計算機還在點著燈,還在工作,那么他上去就把計算機電源就給拔了,然后第二天就訓斥我們:你們怎么不省電?計算機還一直開著,你們都已經下班了!這樣的一個意識,而且這樣一個狀態(tài)。那么面對這樣的老板,如果你碰見了,你會怎樣說呢?可能大家還覺得服務器是可以關的。是的,是可以關的。那么更極端一點的是我們都下班了,當時大家都在弄計算機,他也能上去把所有的電源都給拔掉,然后說可以下班了,我替你們都機器給關了,所有的畫的圖都不見了,所以就丟失。
 
我想說的是你要朝他要計算機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首先今天的計算機管理發(fā)展,不管是人才上還是知識上,還是大家的可接受度上,還是我們最后要把它建成的所有這些過程,一步一步走過來,實際上讓我講的故事實際上非常非常的多。上手非常的容易,但是你要讓別人接受新事物,在一開始的時候是非常非常的困難。記得我們那時候在談計算機和打字機之間,一臺計算機只有一萬多塊錢,但是要買一個打字機要將近兩萬塊錢,那么公司就不會給你配這個計算機,因為打字機是有用的。那時跟公司談,我們買計算機,不要買打印機了,計算機也是可以打字的,當時沒有人會相信,只認為計算機是用來打游戲的。在這樣一個背景情況下,你只有默默去遵守或者說是干脆就自己掏錢。不過也就是到自己,我自己把自己家的計算機買了然后把打印機放那,然后給他們看:計算機是可以打字的。然后他們最后才知道,計算機也是可以打字的,但是他們看見旁邊有個打印機,就忘記打印機了,但是這旁邊還有一個打印機,讓人很崩潰。
 
最終不管是我們普通的員工接觸計算機還是我們的老板接受計算機,最終新的事物因為它的這個好處,自然而然就取代了舊事物。那么就會成為一個新的,一個可以站得起來的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
 
那么在什么時間可以進行更新,在什么時候產生新生,這個我覺得應該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可以說明其中的辛苦。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我申請計算機根本不批計算機,然后因為申請計算機,認為影響了工作,計算機中心被拆了,人員也都解散了。當時有三四個工作人員來找我,問這個怎么辦。當時我就講,計算機的特點是什么?我就告訴他們,計算機特點叫形散神不散。也就是我們不管在哪里,我們依然可以在網(wǎng)絡上工作。當時他們被分散拆分在各個生產部門,給他們講形散神不散,通過網(wǎng)絡式的工作模式相互之間的配合,反正老板也看你在現(xiàn)場,又沒有住在辦公室,我們不必住在一起,我們就分享工作,那么最后實現(xiàn)形散神不散。
 
第二個,當我們計算機人員在進行調節(jié)工作的時候,太依賴計算機,最后認為沒有計算機沒法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我當時提了一個計算機的工作是這樣的一個基本原則,什么基本原則呢?叫沒有計算機的計算機管理。我們幾萬個模具,如果把它攤開的話可能要幾千平米才能把它放下,如何能快速定位尋找計算機呢?當時我就給我們的計算機人員講隨機存取原理和計算機的格式化的原理。然后模具可以隨便放,只要一下就能定位。試想一下,我們計算機平常在進行的時候,如何進行工作?首先可能很多人如果要是老的計算機工作人員,做格式化的時候可能就理解了,我們在進行硬盤使用或者在進行的第一條是要做系統(tǒng)對硬盤,存儲要做格式化,實際上庫存的系統(tǒng)也是如此,因為當時模具就是定義我們過去隨便發(fā),只要做一個文件列表,然后把它管理起來。
 
 
 
有一天我們去做工業(yè)4.0,然后把這樣的一個之前先去實現(xiàn)它的規(guī)則,運行的規(guī)則,運行的定義,然后為它做好準備,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可能在中國制造來說就是非常重要的。提前為進入工業(yè)4.0打好這樣的基礎,隨著我們循序漸進來進行。那么這樣的話,可能為下一步做好準備,適時的時候把它來樹立起來。沒有計算機我們同樣可以實現(xiàn)計算機管理,我們沒有工業(yè)4.0,同樣,我們如何實現(xiàn)中國制造下,為下一步的工業(yè)4.0去做。那么如何挑戰(zhàn)工業(yè)4.0和剛才中國談到中國制造2025的這樣的標準,我就是最近我看到中國制造的標準出現(xiàn),它給了三個維度,一個維度就是產品的收益周期,就是收益周期維度。那么產品從它的設計、生產、物流、銷售和服務這四個維度,我覺得寫得很好。
 
然后在系統(tǒng)層次那個角度上來說,他認為在設備、控制、車間、公司和協(xié)同,在這個之間的劃分的層次也是世界公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在智能維度上首先是一個系統(tǒng)要素,然后系統(tǒng)的集成,最后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那么它信息的融合,直到最后產生新的業(yè)態(tài)。其實在這些層次,大家請看一下中國制造的標準。制定這個標準,我這么多年來看,看到這個我非常辛酸,它其實有很好的指導意見。那么在整個的我看這21年來,實際上計算機的發(fā)展和信息化的發(fā)展,如何先建立好手工的系統(tǒng),然后再利用計算機的管理或者再利用信息系統(tǒng)來進行管理。可能前邊的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手工都管理不好,計算機怎么能管理好呢?
 
我們的團隊對外進行了很多的一種指導,其實大部分發(fā)現(xiàn)都不是計算機自身的系統(tǒng)的好壞的問題。大部分實際上就是什么呢?沒有計算機時候的那個管理就管理得不好,拿計算機管理,它更是一團糟,他會把這些錯誤,這些問題全部進行放大,而且不對的話,你相信這個系統(tǒng)機器人,然后直接所有的設計都不對,一直在放大,一直在累積,終于有一天老板該說了,你這個其實真的是不行。
 
注意系統(tǒng)的建設,然后我們再來談工業(yè)4.0這么一個制高點。他給人提供方便,是不是走向這一步呢?我覺得大家進行思考的時候一定要去衡量,它適不適合我。當我沒有計算機的時候,如何為這個建立好基礎,把現(xiàn)場管理好,沒有計算機,沒有實現(xiàn)工業(yè)4.0,也要為工業(yè)4.0打下這樣一個基礎。盡快地迎接工業(yè)4.0,注意信息化,包括協(xié)會的建議,我給的基本建議,一定要面對現(xiàn)場,把現(xiàn)場管理好,然后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它就可以事半功倍。
 
Q&A
 
提問:在相關人才的獲取和使用上,什么是中國企業(yè)最適合的戰(zhàn)略?
 
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我沒有太講,因為講起來可能大家覺得比較神奇。我們一開始沒有計算機的本科專業(yè),我自己也不是學計算機專業(yè)。那么我們把很多的初中畢業(yè)的人現(xiàn)場生產線上的工人都培養(yǎng)成計算機畫圖CAD、CM,加法編程,當然這非常感謝用友曾經派過指導老師,然后來指導我們手機移動開發(fā)。總歸來說,人才在我們來說是一個以自身培養(yǎng),請來高手們,來教我們,由我們自己來做的一個主要的方法。舉一個例子,我們有一個初中的一個女性,大概38歲。那么在用友在做培訓的時候,她跟我提出來是不是能讓他學習編程,那么我就問她,你真的想學嗎?她說她真想學。然后后來就把她放到學習班里學習了。學習了之后,學會了加法的編程,同時學會了網(wǎng)頁的編程,還學會了移動開發(fā)的編程。一個初中38歲的這樣一個水準,然后能通過短期的這樣一個培訓能得到學習,我真是太佩服老師,佩服她自己的努力。如果談到人才相關獲取策略,請來高手,請來老師,教我們學會讓高手成為教練員,讓我們作為運動員,這就是我們作為企業(yè)當前的這樣的一個方法。如果要是有錢請來高手,當然這也是可以了。
 
提問:之前省協(xié)會也提出了智造+的口號,江蘇智能制造的發(fā)展路徑和模式,還能指點一二?
 
回答:好的,那么作為智能制造,或者把它叫智造+的口號來說呢,我覺得這個口號實際上是非常具有戰(zhàn)略性。那么作為制造的本身,如何能讓制造智能化,或者是制造出智能這兩個之間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作為我們自身的,大家去思考的這個發(fā)展之路可能我還沒有太了解,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們企業(yè)里做智能制造的這種模式兩化融合是第一步起步。先采集到數(shù)據(jù),然后再想辦法控制這些數(shù)據(jù),可能這種模式,我們先看能不能采集,可能是第一步。
 
提問:準備做工業(yè)4.0會遇到哪些安全方面的風險?
 
回答:工業(yè)4.0安全問題其實是我們要去強調在這地方展開,第一個就是它的運行安全問題,沒法工作了,你這個整個系統(tǒng)就沒有工作它就麻煩了,這是它的使用運行安全。除了這個運行安全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對人的安全,機器,如果機器人在它的安全性內無法進行識別來進行的保障的話,那這就變成殺人武器了。那么在過去老的機器人的工作模式情況下,機器人打死人是時有發(fā)生的。因此安全問題這也是一個系統(tǒng)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

工業(yè)4.0激光技術中國制造2025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wǎng)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