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科學家在鎖模光纖激光器中發(fā)現(xiàn)光學“超分子”束縛態(tài)

來源:科技日報2020-04-24 我要評論(0 )   

近期,德國馬普光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鎖模光纖激光與光孤子物理領域取得新進展,在高頻脈沖光纖激光器內首次觀測到復雜且穩(wěn)定可控的光學“孤子超分子”結構。相關成...

近期,德國馬普光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鎖模光纖激光與光孤子物理領域取得新進展,在高頻脈沖光纖激光器內首次觀測到復雜且穩(wěn)定可控的光學“孤子超分子”結構。相關成果發(fā)表于《自然-通訊》,并榮獲“2019年物理類Top 50最受關注論文”,是該團隊在利用光子晶體光纖實現(xiàn)高頻聲光鎖模超快激光器和全光比特信息存儲之后的又一突破性成果。論文的通訊作者龐盟現(xiàn)工作單位為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光孤子在傳播過程中可以維持形狀,即使受到少量干擾也能保持穩(wěn)定,因此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光信息載體。光孤子的自穩(wěn)特性源于光的色散效應和非線性效應之間的平衡,是非線性科學里“吸引子”概念在光學系統(tǒng)里的一個具體實現(xiàn)。

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若干個光孤子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形成穩(wěn)定的束縛態(tài),猶如一個整體一樣,在傳播過程保持固定的距離和相位關系。正如束縛在一起的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一樣,這樣的光孤子束縛態(tài)被稱為“孤子分子”。然而,傳統(tǒng)觀點認為產生“孤子分子”的前提是孤子之間的距離足夠小,孤子在空間上必須部分重疊才能產生足夠強的相互作用,從而產生穩(wěn)定的束縛態(tài)。孤子間的遠距離相互作用往往被認為非常微弱而且難以控制,因此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微擾,必須加以抑制。

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反其道而行之,巧妙地增強并控制了光孤子間的遠距離相互作用,讓成百上千個光孤子以一種穩(wěn)定、有序、可控的方式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超分子”結構。

產生這種“孤子超分子”的關鍵在于一種可以增強光學非線性效應的特種光纖:光子晶體光纖。研究人員在一個鎖模光纖激光器中引入一小段纖芯直徑僅2微米的光子晶體光纖。光在這種特種光纖中傳播時可以有效的激發(fā)纖芯內的高頻聲波諧振。此聲波諧振頻率遠高于激光腔的基礎重復頻率,產生的高頻聲光調制可以把存在于激光器里的大量光孤子分組并等間接的隔開,產生穩(wěn)定的“光機晶格”。在此“光機晶格”的每個時間單元內部,基于一種精心構造的力學平衡(圖1),多個光孤子可以在遠間距上形成穩(wěn)定的束縛態(tài)。

光學的“超分子”束縛態(tài)產生機理

實驗結果表明:“光機晶格”內的每個時間單元可以包含不同數(shù)量的光孤子,而這種束縛態(tài)的最小單元既可以是單個孤子,也可以是包含兩三個孤子的“孤子分子”。因此形成的結構比傳統(tǒng)的孤子分子要復雜的多,被命名為“孤子超分子”(圖2)。

一些包含孤子分子的“超分子”束縛態(tài)。

這種復雜的“孤子超分子”結構一旦產生,可在激光器內穩(wěn)定存在數(shù)小時。同時,通過調節(jié)激光器參數(shù),孤子間的遠距離束縛力可以被靈活調節(jié)。另外,“孤子超分子”中的基本單元也可以自由的增加或減少,且不影響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圖3)。這些特性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生物化學領域的“超分子”(比如:DNA等),它們都同樣兼具復雜,穩(wěn)定和靈活的特性。相較于傳統(tǒng)“孤子分子”,新發(fā)現(xiàn)的“孤子超分子”結構更多樣,變化更靈活,同時擁有很強的自穩(wěn)定特性。這項發(fā)現(xiàn)對于光孤子在非線性科學中的理解和在光信息科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在“超分子”束縛態(tài)內自由的加入或去除光孤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

科學家鎖模光纖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