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術大學人才隊伍再添新力量:國際納米激光及半導體器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白光激光發(fā)明者寧存政,受聘為集成光電子工程中心講席教授。
寧存政 國際納米激光及半導體器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教授簡介 1991年,于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物理博士學位,師從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哈肯(Hermann Haken)教授 1994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后任研究助理教授 1997年,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署(NASA)AMES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創(chuàng)建納米光學研究組,并任納米技術項目經(jīng)理 2006年,任日本東京大學固體物理研究所ISSP訪問教授 2006年,任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機系終身教授,及該校物理、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兼職教授 2013年,在德國柏林工大、清華大學等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訪問教授 2014年,任清華大學電子系教授,后任清華大學國際納米光電子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因白光激光的發(fā)明獲美國著名科技雜志《Popular Science》年度十大工程類發(fā)明獎 2016年,獲“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獎 2021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研究獎” 寧存政教授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評論:材料》(Nature Reviews Materials)等國際一流學術雜志發(fā)表論文200多篇,在國際學術機構及大會上做邀請報告 220 余次,多篇文章發(fā)表在國際一流高影響因子期刊上。近十多年來,他的許多研究成果在多國媒體及科技新聞中被多次報道,其中包括中國《科技日報》,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KJZZ),??怂闺娨暰W(wǎng)(FOX-10),美國科學時報,中華網(wǎng),德國明鏡周刊及光子學雜志等。國際頂級期刊《科學》、《自然-光子學》等曾對寧存政進行專訪報道。 寧存政教授從事半導體光電子學研究已有數(shù)十年,研究領域涉及納米半導體的物理及光學過程、多體相互作用、器件物理及器件應用等方面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在半導體光電子等研究領域,特別是納米激光及納米線光電材料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及開拓性貢獻,是國際上公認的納米半導體激光領域開拓者之一。他領導的研究組在2009年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等離子激元激光器,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稱為世界上首次突破波長對激光尺寸限制者。2015年,他領導的研究組發(fā)明并實現(xiàn)世界上首個白光激光,獲美國著名科技雜志年度工程類十大發(fā)明獎。 由于在納米激光等方面的多項貢獻,寧存政教授曾獲得許多國際獎項,如國際IEEE光子學會的杰出講師獎、美國航天航空總署的空間技術專利獎、“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獎,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研究獎”。同時,寧存政教授是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會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國際電磁科學院和美國發(fā)明家科學院成員。 圖|寧存政教授榮獲“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 寧存政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光電子學方面取得多項國際第一:包括第一個實現(xiàn)基于單片半導體結構的白光激光(2015);第一個實現(xiàn)單根納米線近紅外激光運轉(2005);第一個實現(xiàn)單基底連續(xù)可調納米線激光并創(chuàng)造了200納米調諧范圍的世界記錄(2009);第一個實現(xiàn)四元合金納米線(2010);第一個實現(xiàn)電注入的亞衍射極限尺寸的等離子體-半導體激光(2009),并第一個實現(xiàn)室溫連續(xù)模運轉(2013)。團隊的二維材料納米激光工作入選2017“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深圳技術大學 寧存政教授作為國際納米激光和納米半導體器件領域有影響力的學者,其加盟對我校高質量發(fā)展目標具有深遠意義,助力我??茖W研究、學科發(fā)展、人才隊伍建設等重要工作邁上新臺階。下一步,學校將為寧存政教授及其團隊提供全方位研發(fā)平臺、技術條件,做好各項人才服務保障工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