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技術前沿

科學家開發(fā)新型鈮酸鋰激光技術

激光制造網(wǎng)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2023-03-17 我要評論(0 )   

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和IBM的科學家開發(fā)了一種新型激光器,可能對光學測距技術產生重大影響。該激光器基于一種稱為鈮酸鋰的材料,通常用于光調制器領域,它控制通過設備傳輸...

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和IBM的科學家開發(fā)了一種新型激光器,可能對光學測距技術產生重大影響。該激光器基于一種稱為鈮酸鋰的材料,通常用于光調制器領域,它控制通過設備傳輸?shù)墓獾念l率或強度。

鈮酸鋰特別有用,因為它可以處理大量的光功率并且具有很高的“Pockels系數(shù)”,這意味著當施加電場時它可以改變其光學特性。

研究人員通過將鈮酸鋰與氮化硅相結合實現(xiàn)了突破,這使他們能夠生產出一種新型的混合集成可調諧激光器。為此,該團隊在EPFL制造了基于氮化硅的光集成電路(“光子集成電路”),然后在IBM與鈮酸鋰晶圓粘合。

該方法產生的激光器具有低頻噪聲(衡量激光器頻率的穩(wěn)定性),同時具有快速波長調諧 - 這對于用于光檢測和測距(LiDAR)應用的激光器來說都是很好的品質。然后他們進行了光學測距實驗,他們使用激光以高精度測量距離。

除了集成激光器之外,混合平臺還有可能實現(xiàn)用于電信的集成收發(fā)器以及用于量子計算的微波光學換能器。

“結果的顯著之處在于,激光器同時提供低相位噪聲和每秒快速的太赫茲調諧,這是以前從未用這種芯片級集成激光器實現(xiàn)的,”領導EPFL項目的Tobias J. Kippenberg教授說。

這項工作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

科學家,新型鈮酸鋰,激光技術,光電,激光,激光企業(yè),激光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相關文章
網(wǎng)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