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長期以來,冶金行業(yè)的熔體成分檢測都靠人工取樣,不僅危險,還會造成極大的浪費。今天來認識一位高人,他年紀輕輕,卻煉就了冶煉取樣的“火眼金睛”,解決了行業(yè)的百年難題。
用激光揭開成分奧秘 解百年熔爐取樣之困
隨著激光聲落,不用接觸被測物品,潘從元便知道了其中的成分和含量。
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 潘從元:銅、硫、鐵、硅等全部可以實現檢測,適用于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檢測。
實現這一功能的產品叫激光成分分析儀,是由潘從元帶領團隊研制而成。它是全球首款實現高溫熔體成分在線檢測的商業(yè)化設備。
一百多年來,在全球的冶煉廠里,取樣工都是高危崗位,工人們依靠人工手段從一千多攝氏度的熔體里取樣,每次耗時兩到六小時。這不僅危險,而且結果常常不準,更造成高廢品率,浪費嚴重。
潘從元十幾年前就開始思考用激光在線檢測熔體的可能性。近幾年,他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高溫、高粉塵、有害氣體的冶煉場,采集一手數據。
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 潘從元:我們在實驗室是沒有辦法模擬出一千多攝氏度高溫持續(xù)排放的熔體,只能依賴于在現場的長期使用過程中,不斷積累數據庫。
回到實驗室,潘從元更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
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工程師 王琦琦:我們測了一個星期左右,總是找不到問題的所在,然后潘博士過來,簡單看一下光斑,很快就找到了問題。
付出終有回報,隨著產品落地,如今冶煉廠無需取樣便可知道檢測結果。
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 潘從元:現在我們的設備就不需要人工再去取樣了,人可以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潘從元的技術突破填補了行業(yè)空白,使國際相關設備售價從1200萬元降到600萬元,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期專精特新·高人:冶煉取樣,煉就不畏艱難“火眼金睛”;激光閃爍,實現科技創(chuàng)新“霧里看花”;千度熔爐,滾燙不過制造產業(yè)“強國之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