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技術前沿

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李亞運副教授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fā)表 3D 打印鈉離子電池研究論文

激光制造網(wǎng) 來源:深圳大學2024-01-05 我要評論(0 )   

近日,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李亞運副教授在期刊《AdvancedEnergyMaterials》(影響因子:27.8,中科院大類一區(qū),TOP期刊)上發(fā)表題為“3D Printed Sodium-Ion Batteries via T...

近日,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李亞運副教授在期刊《AdvancedEnergyMaterials》(影響因子:27.8,中科院大類一區(qū),TOP期刊)上發(fā)表題為“3D Printed Sodium-Ion Batteries via Ternary Anode Design Affording Hybrid Ion Storage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深圳大學2021級碩士生賀澤鈺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李亞運副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深圳大學材料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

鈉離子電池作為最有吸引力的大規(guī)模儲能設備之一,需要解決容量與倍率性能之間的權衡問題。本研究將具有混合儲鈉機制的電極材料和高精度電極制備工藝3D打印技術應用于鈉離子電池,設計了一種三元復合物MoS2@Bi/NC,實現(xiàn)了高可逆容量(在0.1 A g-1下為604 mAh g-1,初始輸出為709 mAh g-1)和優(yōu)異的倍率性能(在15 A g-1下為169.6 mAh g-1)。通過合理設計結構和界面工程,有效地協(xié)同了MoS2的轉化型特性、Bi的合金型特性以及N摻雜碳的吸附型特性。基于3D打印技術對電極結構精細調控制備鈉離子全電池,負載質量11.7mg cm-2的情況下,1.0 A g-1時具有114 mAh g-1的容量。這項工作將促進3D打印鈉離子電池器件的設計,充分發(fā)揮混合儲鈉機制的優(yōu)勢,為鈉離子電池的制備提供新的思路。

上述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深圳市基礎研究面上項目的支持。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應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wǎng)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wǎng)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