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從單線激光雷達切入服務機器人、AGV和無人駕駛市場 想以高性價比取勝

cici 來源:36氪2017-12-15 我要評論(0 )   

激光雷達最初主要用于軍事領域,后期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自動駕駛、輔助駕駛逐漸興起,推動了激光雷達在民用領域中的應用。新思

 激光雷達最初主要用于軍事領域,后期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自動駕駛、輔助駕駛逐漸興起,推動了激光雷達在民用領域中的應用。新思界產業(yè)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7年激光雷達行業(yè)研究報告》顯示,2014-2016年,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guī)模由1.31億元增長到了1.79億元。 

成立于2014年末的成都微光云科技有限公司,早期專注于TOF激光傳感器的制造和TOF測距方案解決。公司團隊,均有5年以上IC開發(fā)以及time of flight項目開發(fā)經驗,微光云CEO郭忠華告訴36氪,在看到上述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后,他們相應推出了TOF系列單線激光雷達和基于單線激光雷達的SLAM機器人開發(fā)平臺。

 

 

郭忠華表示,其單線激光雷達產品有三個主要優(yōu)勢。一是擁有最高可達22KHz的高測量頻率,掃描頻率在5-20Hz之間,探測精度達到了±3cm,最遠探測距離可到80m。產品性能和鐳神智能N301系列單線掃描激光雷達以及思嵐科技RPLIDAR T1激光雷達達到了同一水平。二是價格優(yōu)勢,微光云激光雷達預期售價為4000元左右。 三是產品的靈敏度優(yōu)勢,目前國內很多結構雷達在探測低反光率和玻璃物體時,都不能正常檢測到,這樣給機器人自身行走帶來一定的盲區(qū),微光云采用硬件和軟件算法,從而提高探測靈敏度,解決了機器人碰壁問題。這款激光雷達可以用于服務機器人,倉儲物流AGV小車和汽車駕駛輔助系統(tǒng)上。

國外的單線激光雷達產品研發(fā)和生產公司,主要有SICK和HOKUYO,其產品擁有良好的實時性、很強的魯棒性和機械穩(wěn)定性,但是價格也相對較高。據悉SICK一款單線激光雷達的售價就需要2.6萬元。

另外,針對部分廠商的二次開發(fā)需求,微光云還推出了搭載了其單線激光雷達產品的SLAM機器人平臺。消費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廠商可以在此平臺基礎上,根據自身產品需求進行二次開發(fā)。

 

微光云正在申請4項發(fā)明專利,3項實審中,1項即將實審。郭忠華表示,微光云的激光雷達和SLAM機器人開發(fā)平臺已推出了樣機,并且供貨給部分客戶進行測試,預期年底可實現量產,現階段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TOF激光測距傳感器的銷售以及TOF測距方案定制。據悉,微光云的激光測距傳感器主要用于智能交通、安防、無人機領域,現有20多家合作客戶。

另外,愿意購買微光云激光雷達的意向客戶有二十多家,對SLAM機器人開發(fā)平臺有采購意向的客戶有五十多家。

不過單線激光雷達在獲取障礙物的幾何形狀信息上能力較弱,限制了其應用場景,因此微光云也正在向多線激光雷達和固態(tài)激光雷達方向發(fā)展。微光云現在正在尋求800萬元Pre-A輪融資,用于TOF系列激光雷達量產以及新項目的研發(fā)。CEO郭忠華,西南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具有12年IC技術開發(fā)經驗,擁有豐富的數字信號處理和系統(tǒng)架構設計經驗,以及FPGA和ASIC芯片設計經驗。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雷達無人駕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