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企業(yè)新聞

華工科技:打造高端裝備國際競爭力

星之球科技 來源:證券時報2018-04-25 我要評論(0 )   

一束激光,帶來的是整個制造業(yè)生產方式的變革。從先進激光器依靠進口到掌握核心關鍵技術,華工科技上市18年來,都在探索這束光的

 一束激光,帶來的是整個制造業(yè)生產方式的變革。從先進激光器依靠進口到掌握核心關鍵技術,華工科技上市18年來,都在探索這束光的力量。逐步追趕國際先進水平,讓中國制造用上自主研發(fā)生產的高端裝備,華工科技為此下足了功夫,不斷打開市場,并且連續(xù)多年保持了較好的業(yè)績增速。
近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華工科技董事長、總經理馬新強表示,公司專注于高科技產品的研發(fā)和制造,一心一意聚焦主業(yè),“應該說,我們在激光技術及傳感器領域代表了國家競爭力,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馬新強所說的“競爭力”,包括了技術和市場兩層含義。技術層面上,華工科技的技術研發(fā)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已經不大,在超快激光器領域,公司皮秒、飛秒激光器產品也開始逐步產業(yè)化。一個有力的佐證是,由華工科技主導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曾在2016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依托于技術和產品實力,華工科技目前在車身激光焊接領域的國內市場份額達到50%;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加熱器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且已成為特斯拉等知名企業(yè)的供應商。
最新的業(yè)績數據顯示,華工科技2017年實現營業(yè)收入44.81億元,同比增長35.21%;凈利潤3.24億元,同比增長41.06%;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長38.46%。2017年,公司國外業(yè)務收入達到7.98億元,同比增長67.61%。
值得指出的是,華工科技正在緊跟下游行業(yè)熱點需求,不斷推出新產品,公司自主研發(fā)的國內首條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焊裝生產線,已經在去年量產上市。此外,為抓住OLED(有機發(fā)光二級管)行業(yè)產能轉移的機遇,公司去年還開發(fā)了全面屏的全自動切割設備。
在投資者較為關心的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華工科技目前正在重點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用加熱控制系統(tǒng)、PM2.5傳感器等戰(zhàn)略產品。其中,公司2017年開發(fā)的水加熱器具備國際先進水平,預計2018年批量應用于國內外多家車企。
綜合行業(yè)分析師的觀點來看,華工科技大功率激光是唯一能夠實現整車線設備國產替代的企業(yè),有望充分享受行業(yè)性景氣;此外,作為領先的多功能傳感器方案提供商,公司產品聚焦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應用領域,隨著物聯網和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傳感器需求也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

華工科技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