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中芯國際背照式CMOS成像傳感技術取得突破

激光制造網 來源:中芯國際2013-01-11 我要評論(0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約證交所代碼:SMI,香港聯交所代碼:981),中國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代工廠,于2012年12月20日宣布在背照式 CM...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約證交所代碼:SMI,香港聯交所代碼:981),中國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代工廠,于2012年12月20日宣布在背照式 CMOS 成像傳感技術研發(fā)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款背照式 CMOS 成像傳感測試芯片一次流片即獲得成功,在低照度下同樣獲得高質量的清晰圖像。這標志著中芯國際自主開發(fā)的背照式 CMOS 成像傳感芯片全套晶圓工藝核心技術接近成熟,步入產業(yè)化階段,更好地滿足高端智慧移動終端的需要。該技術將于2013年與客戶伙伴進行試產。

       背照式 CMOS 成像傳感芯片工藝技術開發(fā)的成功,有助于中芯國際進一步拓展晶圓代工業(yè)務,支持國內外客戶500萬像素以上高分辨率智能手機用圖像傳感芯片、以及高性能視頻影像傳感芯片產品的開發(fā)和生產。背照式傳感器比前照式傳感器擁有更強的感光能力,使如今的頂級智能手機在夜晚或室內成像更為明亮、清晰。在該技術步入產業(yè)化的同時,中芯國際也將積極開展基于3D集成電路的下一代成像傳感芯片晶圓工藝的前期技術開發(fā)。

      "我們很榮幸成為國內首家取得背照式 CMOS 成像傳感器技術突破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首席執(zhí)行官邱慈云博士表示,"CMOS 成像傳感器是我們?yōu)橐苿釉O備和成像市場客戶所提供的關鍵增值技術之一。"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研發(fā)團隊將大力推進背照式傳感器技術的商業(yè)化生產,"中芯國際技術研發(fā)資深副總裁李序武博士表示,"這一突破進一步鞏固了中芯國際在國內先進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自2005年起提供前照式 CMOS 影像傳感工藝以來,中芯國際即成為 CMOS 成像傳感芯片的主要晶圓代工廠商,主要應用于手機及消費電子。為了提供全方位的 CMOS 成像傳感晶圓代工服務,中芯國際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于2004年合資成立了凸版中芯彩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在中芯國際上海廠區(qū)專業(yè)生產 CMOS 成像傳感器芯片專用的芯載彩色濾光鏡和微鏡頭。

 

關于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yè)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yè)。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0納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總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建有一座 300mm 晶圓廠和三座 200mm 晶圓廠。在北京建有兩座 300mm 晶圓廠,在天津建有一座 200mm 晶圓廠,在深圳有一座 200mm 晶圓廠在興建中。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臺灣地區(qū)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中芯國際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 300mm 晶圓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