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噴墨打印產品到激光打印產品,在高利潤促使下,打印產品注定官司纏身,而近幾年新發(fā)展起來的3D打印產品也沒有走出這個怪圈。上月MakerBot的東家Stratasys公司正式發(fā)起對太爾時代的母公司Microbards公司的專利訴訟申請。3D打印行業(yè)一時間也風起云涌,到底是何種專利讓兩家企業(yè)撕破臉皮對峙公堂呢?下面筆者為您相近解剖隱藏在這一專利訴訟案后面的巨大利益關系。
這次的訴訟案將對整個桌面3D打印產業(yè)引起嚴重的分歧。太爾時代是一個眾所周知3D打印品牌,它在去年在國外媒體MAKE雜志上的3D打印機購買指南中被評為“設置最簡單,操作最方便,打印精度最高”的,能給人最好體驗的打印機品牌。太爾時代的打印機在很多主流消費場所如無線電器材公司等都有出售。
除了太爾時代之外,這個訴訟案對于其他的3D打印機公司也很重要,因為訴訟內容中還沒有明確體現(xiàn)出Stratays是完全針對太爾時代的?,F(xiàn)在雖然只是案件的初始階段,但Stratays的第一回訴訟詞聽上去就像是要針對所有3D打印機公司一樣,猶如3D打印切片軟件。這將會引起所有關注3D打印的人對該訴訟案的興趣。
無論此次訴訟是誰的勝利,都將會在3D打印產品上留下自己獨特的技術壁壘,其它3D打印產品生產廠商要么就是與其合作交換專利使用,另一條路則是費心費力的進行研發(fā),當然前者的產品研發(fā)周期要短上一些,后者則會為由于自有的專利技術讓產品的利潤更高。
專利到底是什么
專利是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并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專利是受法律規(guī)范保護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它是指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jīng)依法審查合格后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guī)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享有的專有權,并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tài)。
首先,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信息都是從Stratasys的訴訟詞中了解到的。這份由Stratasys辯護律師寫的訴訟詞以最有利于Stratasys的方式闡述了整個事實。其代表的是Stratasys公司的觀點,但具體經(jīng)過和專利歸屬權需要法律進行審判。
第二,該訴訟詞主要指向少部分特定專利權。這些專利都是通過了美國專利局認證的,但是那并不意味著這些認證沒有一點瑕疵,Stratasys解讀的時候可能擴大了它們的實際范圍。而且太爾時代也可以通過試驗來挑戰(zhàn)這些專利以限制或者推翻Stratasys這些專利權。
第三,知識產權案費用高。即使太爾時代認為他們沒有侵權,也可能需要花費很大一筆資金才能贏得這場官司。即使他們知道最后能打贏,高昂的費用也可能會迫使他們放棄官司。
在控訴中,Stratasys指出他們認為太爾時代侵犯的四項專利權。美國專利局給每項專利設定了一個專利號,為了方便起見,在訴訟案件中提到的專利通常用專利號的最后三個數(shù)字代替。比如,一項美國專利號為:5653925的專利就會被稱為925專利。填充比例專利
Stratasys稱925專利本質上是涵蓋了3D打印物體時控制填充的整個過程。使用過3D打印機的人都可能熟悉內部填充的概念。3D打印出的物件內部可以是實心填充,但那不是必須的。根據(jù)個人對物件的使用需求,可能只需要50%、75%或25%的填充。Stratasys聲稱,925專利涵蓋了通過調整百分比構建內部填充這一項。
至少是在訴訟詞中所描述的那樣,Stratasys并沒有提到太爾時代使用內部填充概念的特別之處,它只是指出了太爾時代使用填充功能這個事實。那意味著――僅從Stratasys的訴訟詞來看――任何使用比例填充的打印機公司都侵犯了Stratasys的專利權,甚至是其他實現(xiàn)內部填充功能的軟件也潛在性地侵犯了它的專利權。
底板加熱專利
Stratasys稱058專利涵蓋了加熱打印環(huán)境,尤其是打印底板加熱。打印底板加熱有利于避免很多3D打印機中常見的翹邊問題。
與925專利中填充功能相同,058專利的打印底板加熱方面,Stratasys也沒有單單指向太爾時代。盡管有一個關于該專利問題解決辦法的討論,但據(jù)Stratasys的解釋,該項專利權問題不僅僅和太爾時代有關。
材料擠壓機專利
Stratasys稱124專利涵蓋了太爾時代打印機的擠壓機。平心而論,我不是很確定該專利能適用多少家除了太爾時代以外的公司,這取決于太爾時代的擠壓機有多少特有的調整功能,以及這項專利中文字描述的適用范圍。我猜測,太爾時代并不是唯一可被證明違反該專利權的公司,因為它的擠壓機并沒有多么獨特的地方。
縫層隱藏專利
最后一項是239專利,Stratasys稱該專利涵蓋了縫層隱藏方法,本質上講,就是一種隱藏圖層啟動和停止的方法,這樣就讓接縫處沒那么明顯。下圖是來自于專利但被用于訴訟中的圖片,幫助我了解縫層隱藏方法是怎么一回事兒。
當太爾時代準備模型用于打印的時候,他們的軟件實現(xiàn)了這個功能,然后打印機就打印出來了。像124專利一樣,關于239專利,太爾時代是否有多么獨特的地方現(xiàn)在也不是那么清楚。我懷疑太爾時代在這方面并沒有多獨特的地方。
本次訴訟的分歧已經(jīng)很清楚了。這次訴訟是一家3D打印行業(yè)的巨頭公司對一家桌面3D打印機公司發(fā)起的。和3D Systems 對Formlabs發(fā)起的訴訟不一樣,太爾時代使用的那些技術也被其他3D打印機公司廣泛使用了。無論怎樣,本次訴訟案的結果會對桌面3D打印行業(yè)的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殺雞儆猴要在關鍵時刻
太爾時代的影響力較大,這才能引起Stratsys的注意。它的打印機去年被MAKE雜志評為“使用體驗最好”的機器,在今年的購物指南中又獲得了很好的評估。這也沖擊了它和別的公司如Radio Shack之間的分銷交易,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它成為訴訟目標的可能性。畢竟殺雞儆猴,首先要找到那只最會叫的“雞”,然后將新聞拿到那些“猴子”面前去展示,這樣才能有較好的威懾效果。
雖然這些條件都讓太爾時代成為一個相當合適的訴訟對象,但它并不是最好的訴訟對象。由于太爾時代確實只是UP Plus 打印機的美國經(jīng)銷商,相對于一些3D打印機公司,太爾時代擁有更大規(guī)模。畢竟,3D Systems 出售的打印機有許多和Stratasys打印機有許多相同的功能特征。假如,你正在等待發(fā)工資的那天買點什么,他們會是很好的購買對象。更重要的是,本次訴訟更多的不是為了維護被侵犯的專利權,而是為了抹黑太爾時代。
為什么要現(xiàn)在起訴太爾時代呢?2013年桌面3D打印機市場現(xiàn)在正在井噴式發(fā)展,有可能是Stratasys認定現(xiàn)在正是結束桌面打印行業(yè)內糟糕的狀況,維護自己市場控制力的決定性時刻。從時間上來說,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訴訟是緊跟在Stratasys收購Makerbot事件之后的。值得玩味的是Stratasys是否曾經(jīng)認為Makerbot打印機也侵犯了這些專利權,這是否會讓Makerbot以外的桌面打印機公司很難進入這個市場。#p#分頁標題#e#
感恩節(jié)之后的圣誕節(jié)讓3D打印公司巨頭想要發(fā)起訴訟。去年感恩節(jié)時,3D Systems 起訴了Formlabs,今年感恩節(jié),Stratasys對太爾時代發(fā)起了訴訟。一方面有著圣誕大采購前,用戶對于此類產品的高度關注,而在另一方面更可以看做是一次強有力的報復。
最終結果用戶吃虧
如果這個案子處理完了,那么接下來的事將會令人更加期待。如果 Stratasys 贏了,他們接下來會做什么呢?他們會為了把別的桌面3D打印機公司趕出市場而起訴更多的公司嗎?他們會給那些桌面3D打印公司提供一個許可證,從而有效地壟斷整個市場嗎?那些制作與3D打印有關的軟件的人又會怎樣呢?他們會安然無恙嗎?
這是否會使桌面打印機社區(qū)和產業(yè)急速降溫,標志著飛速發(fā)展的桌面打印機革命時代的結束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要由Stratasys來承擔這份責任呢?提出問題很容易,但回答它們就很難。有些問題可能是精通桌面3D打印機技術的人開始仔細研究Stratasys專利時就能回答的;有些問題等案件處理完畢就能回答的。但許多其他問題只有訴訟案的后果發(fā)生后才能回答。到那個時候,請回顧一下這個案件,你認為的這個案件的重要性遠大于這兩家公司的觀點是正確的。近幾年來3D打印開始出現(xiàn),但他們可能在一個動蕩不安的環(huán)境中成長。現(xiàn)在,我們就有機會來看看這個3D打印群體到底變得有多強大。
無論案件怎么判罰,誰將給誰專利使用費,最終這些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畢竟更高科技含量,更多專利技術的產品賣的過于廉價大家面子上都不好過。3D打印產品的一次漲價風波在慢慢醞釀,是否被言重,敬請期待2014年的感恩節(jié)訴訟大餐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