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媒體實驗室一直在探索各種新的技術以提升游客在博物館里的參觀體驗。隨著3D打印技術的日益普及,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自造者”,大都會博物館順應潮流,發(fā)布了一個小冊子,指導工作人員和游客如何3D掃描復制藝術品并將其3D打印出來。
這本小冊子是由大都會博物館媒體實驗室(Met MediaLab)的實習生Decho Pitukcharoen撰寫的。據(jù)了解,該冊子的目的是“基于媒體實驗室的實踐經(jīng)驗,幫助讀者使用大都會藏品的3D模型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
這本小冊子包括三個主要章節(jié):掃描、建模和打印,以及根據(jù)已有的3D模型結合自己的靈感再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的一些例子。在書中,實習生Pitukcharoen 使用媒體實驗室的3D打印機學習了所有過程,并認識到了3D打印與藝術之間的聯(lián)系。
在這本小冊子中,Pitukcharoen首先解釋如何找到一個可用于拍攝的合適的藝術品,以及如何拍攝正確的圖片。 然后,他會引導您使用123D Catch軟件把一系列的2D圖片轉換3D數(shù)字模型,以及用TinkerCAD進行修改、合并不同的模型、以及將3D模型準備好用于打印。 這本小冊子主要使用簡單的圖形和圖像來講解各個步驟,因此不管什么年齡段、什么技術背景,都能很容易看明白。下面是大都會博物館工作人員3D掃描并打印的藏品的復制品:
棋子,由亞洲、希臘、羅馬藝術部制作
馬雕塑的3D模型,加上了水平拉伸的透視效果,由亞洲藝術畫廊制作
您可以點擊這里(3Dprintingbook.pdf)免費下載這個pdf格式的3D打印入門小冊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