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券商觀點:QLED液晶技術微創(chuàng)新不改OLED大趨勢

星之球激光 來源:LEDinside2016-05-11 我要評論(0 )   

媒體近日報道三星將放棄大尺寸OLED技術而改用QLED技術。東方證券認為,QLED是LCD液晶技術的一種,只能略微減緩LCD被OLED替代的過程,而不能改變OLED將全面替代LCD的行業(yè)...

媒體近日報道三星將放棄大尺寸OLED技術而改用QLED技術。東方證券認為,QLEDLCD液晶技術的一種,只能略微減緩LCDOLED替代的過程,而不能改變OLED將全面替代LCD的行業(yè)大趨勢。

核心觀點

QLED僅僅改良LCD的背光技術:所謂QLED量子點面板還是采用LCD液晶技術,但背光技術不同于通常LED背光的藍光LED激發(fā)熒光粉方式,QLED背光采用藍光LED激發(fā)量子點來產生的白光。量子點背光可以產生更絢麗的色彩。QLED背光并不是新技術,索尼早在2013年就推出應用在其中高端機型里的“特麗魅彩TRILUMINOS”技術,該技術本質就是QLED背光。

OLED相對LCD是革命性創(chuàng)新:OLED是自發(fā)光,相比QLEDLCD技術具有不可逾越的低功耗、輕薄、高對比度、可折疊彎曲、高刷新率等優(yōu)勢。

顯示技術是消費電子的一大創(chuàng)新驅動力,OLED的特點將在可折疊終端、透明顯示屏、虛擬現(xiàn)實VR產品、車載顯示等領域驅動新一輪消費電子的大創(chuàng)新。

OLED終將全面替代LCD:當前的RGBOLED采用LTPS背板,成本隨尺寸上升快速提升,更適合小尺寸面板;預計IGZO背板技術的OLED有望解決大尺寸的成本問題。東方證券維持前期報告預測,OLED屏手機出貨量將從2014年的2億部提升至2020年的13.6億部,CAGR高達41%;OLED電視出貨量更是以67%CAGR2014年的7.7萬臺增長至2020年的1650萬臺。


轉載請注明出處。

OLED面板OLED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