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軍工航天新聞
我國首個激光雷達測試和科研成果評價中心獲授牌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17-09-07
我要評論(0 )
我國首個激光雷達測試和科研成果評價中心8月31日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通過驗收并獲授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管委會副...
我國首個激光雷達測試和科研成果評價中心8月31日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通過驗收并獲授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管委會副主任丁立新出席授牌儀式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及多名業(yè)內專家參與驗收。
李維森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我國企業(yè)自主研發(fā)的激光雷達系列產品應用在三維激光成像技術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的核心技術參數居于國際先進水平。激光雷達的誕生起源于測繪的需求,目前已經發(fā)展成為工業(yè)4.0時代的重要傳感器,在智能汽車、機器人、城市管理、公安、應急、交通、旅游等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發(fā)展前景巨大。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攜手北科天繪在蘇州建立我國首個“激光雷達測試和科研成果評價中心”,是實施中國科協(xié)“企會協(xié)作創(chuàng)新計劃”的一次創(chuàng)新性嘗試。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將利用其豐富的專家資源、產業(yè)資源和平臺資源,結合激光雷達先進制造企業(yè)的專業(yè)能力,服務行業(yè)和用戶,滿足對開展激光雷達性能指標測試、科學試驗、產品開發(fā)、成果評價,以及教育科普等多方面的需求,惠及眾多應用領域。
丁立新介紹說,北科天繪蘇州公司技術高,成長快,融通發(fā)展能力強。此次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攜手北科天繪共建評價中心,不僅將為國家重大測繪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同時也必將為激光雷達技術與產業(yè)的融通發(fā)展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管委會將一如既往,努力為北科天繪在蘇發(fā)展營造一流的運營環(huán)境,為評價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
據了解,激光雷達是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業(yè)最先進的測繪儀器之一,在測繪地理信息新技術中的應用,行業(yè)解決方案的開發(fā),難關的突破和障礙的破解,都離不開對激光雷達本身性能的檢測和評價。當前,測繪地理信息行業(yè)缺乏一種專業(yè)的、面向行業(yè)開放的激光雷達檢測實驗室,激光雷達測試和科研成果評價中心的建立可為國家重大測繪生產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支撐、為激光雷達新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服務、為激光雷達設備檢定提供重要支撐、為技術人才鍛煉培養(yǎng)提供支撐,將使我國擁有一個高度專業(yè)化、相關設施齊全和數據規(guī)范完整的試驗場所,提高測繪及相關科學試驗的客觀性和結果的準確性,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同時,可以通過試驗場的充分試驗,形成經濟合理的生產技術方法和工藝流程,從而少走彎路、節(jié)約經費、提高工作效率,產生最佳經濟和社會效益。此外,還可解決我國激光雷達檢測的場地問題,為我國激光雷達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的順利實施提供服務,對提高我國測繪地理信息及激光雷達應用行業(yè)的技術水平,帶動我國高端測繪儀器裝備和專業(yè)傳感器的快速、健康發(fā)展。
李維森為中心主任劉先林院士頒發(fā)了聘書。
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擁有龐大的專家資源,集中了全國優(yōu)秀的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人才,包括1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11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900余名資深會員、33607名個人會員和528個團體會員。
北科天繪專注于激光雷達的自主研發(fā)、制造和技術服務,團隊在自主研發(fā)激光雷達領域具有近20年的積淀,擁有研制激光雷達的核心技術和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是目前國內具備測量型、導航型兩大類激光雷達研制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yè),具有國際知名度。經過10余年激光雷達檢校方法的研究和多種類型靶標實驗測試,北科天繪逐漸建立了激光雷達檢校的系統(tǒng)方法,以及室內和室外檢校實驗場地,先后完成了點站式三維激光掃描儀、測量型車載激光雷達、測量型機載激光雷達和導航型車載激光雷達的檢校模型建立,完成了數百臺激光雷達設備的檢校工作,所檢校完成的激光雷達設備,已經順利投入不同客戶和行業(yè)的實際應用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