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科幻小說中,激光武器都成為了未來戰(zhàn)士的重要單兵武器,它們不但可以射擊敵軍官兵,還能消滅對方輕型車輛,甚至具備摧毀空中目標的能力。而今,各軍事強國的此類武器也開始逐漸走向成熟,相應體系也應運而生。
美軍核潛艇官兵配備了單兵激光發(fā)射器
近日,美國網站The Drive援引美國海軍的一篇報道讓世人認識到美軍新型激光槍的存在,美國海軍在推特上發(fā)布的一張明尼蘇達號核潛艇的照片上,明尼蘇達號當時正在祝賀其官兵獲得了單位榮譽獎,一名位于指揮塔頂部附近的水兵手中就拿著一把造型特殊的槍。據介紹,這種武器正式名稱是Glare LA-9/P型激光發(fā)射器,由BE Meyers開發(fā),該發(fā)射器使用內部激光測距儀,可以根據到目標的距離來調整光束輸出強度,其內部結合了綠色段光譜和眼部安全技術,一般用于遠距離冰雹等惡劣天氣預警,協助遠海安全航行。此外該設備還可以對潛在的危險靠近者進行警告威懾,據稱它可以確定觀察者是否在視覺安全距離范圍內,并協助使用者判斷對方是否會威脅自身所在艦艇。由于國際法禁止使用任何可以導致人永久性失明的設備,所以Glare LA-9/P還會通過計算判斷出對方的距離,一般而言其夜間正常作業(yè)的光束范圍可達4千米,白晝則為1.5千米,如果需要威懾性眩光則降低至500米,據稱該距離是美國海軍認為的安全距離極限,該設備可以讓艦艇官兵不使用致命性武器的前提下快速警告對方,以避免可能的誤射導致事態(tài)升級。
非對稱水下作戰(zhàn)可以追溯到一戰(zhàn)時期
美國海軍公布的設備情況說明書專門介紹了所謂非致命性的光學干擾設備,該說明書強調這些設備是對人體目標具有可逆光學效應的設備,而非致盲激光設備是其核心,它使用高度定向的光能來維持這種能力,其用途在于通過發(fā)射可靠且持續(xù)性得到保障的炫目光源暫時壓制對方的肉眼視覺,以此讓對方感受到非語言性質的明確警告,如果對方沒有惡意就可以在此期間告知自己的身份和意圖。激光光源之所以在這種場合十分實用,就因為其光能是經過校正且方向性很強,可以讓使用者在遠距離將聚能激光精確傳遞到目標所在位置,同時還能自我控制總功率以決定輸出強度,將高強度光源對范圍內所有人的視力影響降低到最小。之所以給明尼蘇達號這樣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配備激光發(fā)射器,就因為這些潛艇以及其他水面艦艇在穿越繁忙的水道時很容易受到傷害,雖然弗吉尼亞級的性能足以使其在深海水下對抗或突破對方艦隊反潛巡邏線時幾乎無懈可擊,但如果在特定水域時則很容易受到滿載炸藥的快艇或無人機的襲擊,這種非對稱攻擊在出現前留給美軍官兵的判斷和反應時間往往只有幾秒,這就需要用特殊的非致命手段來排除這些威脅,而激光發(fā)射器可以暫時讓攻擊者的肉眼或其使用的電子光學設備無法正常觀察美軍的情況,進而使其攻擊失效。
2000年科爾號驅逐艦遇襲讓美軍認識到非對稱破壞的厲害
美國海軍艦艇對非對稱襲擊的恐懼可以追溯到2000年,這一年10月12日時伯克級驅逐艦科爾號正在也門附近海域執(zhí)行對伊拉克的海上封鎖任務,早已盯上該艦的基地組織為此專門策劃了橡皮艇滿載炸藥的攻擊計劃,本拉登甚至通過中東風格詩歌的暗語方式命令了在也門的基地組織分隊。中午12點15分時,科爾號剛從亞丁港完成補給和加油并離開后不久,一艘不明身份的快艇就直接撞上了該艦左舷中部后猛烈爆炸,爆炸震撼著整個港灣,科爾號的水線附近被撕開了一條十多米寬的大口子,事件最終導致39人受傷,17人死亡。由于大量進水,科爾號險些傾覆沉沒,據分析這艘不明快艇上可能至少裝載了300公斤以上的烈性炸藥。盡管二戰(zhàn)后多次局部戰(zhàn)爭中美國空軍或陸軍往往會在一些沖突中遭到相當的損失,但能有效破壞美國海軍一線作戰(zhàn)艦艇的力量幾乎屈指可數,特別是冷戰(zhàn)之后美國海軍力量一家獨大,理論上任何國家的海軍都很難瞬間取得如此成果。
美軍的艦載激光發(fā)射器可能對中國漁民帶來新的危險
科爾號遇襲事件無疑讓美國海軍認識到后冷戰(zhàn)時期非對稱破壞的厲害:防不勝防,威力無法預測且自己的反擊會陷入漫無目的的尷尬境地,所以此后如何用高技術手段預測并防御這類攻擊就成為美軍的重要研發(fā)計劃。與此同時,中國的機載和艦載激光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發(fā)展,甚至有多架進犯中國領海上空的美軍飛機被中國戰(zhàn)艦的激光照射警告,這種警告方式可以不必通過聲音、無線電或實際話語通訊,極大提高了效率,對突襲的預防能力也堪稱無可替代,所以美國由此愈發(fā)重視這種軟殺傷手段。美軍總結道:如果某艘不明快艇在美軍艦艇附近航行,而它又恰恰來自美國的假想對手,那么它就很可能突然被強烈的激光照射,此時它最好快速轉身離開,否則就會被機槍和密集陣覆蓋。這無疑也是讓人警惕的,因為近年來美軍艦艇不斷入侵中國海域,甚至經常布設反潛聲吶浮標,但他們投放的設備往往立刻被中國漁民打撈一空,艦艇自身往往還被圍困,顯得狼狽不堪。設想下,如果美軍使用這種激光照射裝置,甚至以此作為實彈射擊的前奏,那么中國漁民就必然會面臨新的危險!
美軍核潛艇很可能會配備全新的光電桅桿
美軍表示,無論是普通的低端無人機,還是較為高端的無人航行器,理論上都可以在激光發(fā)射器的作用下被擊退,在測試中激光發(fā)射器可以配備在帶有光學瞄準鏡的步槍槍托上,儼然和真正的科幻作品武器類似,而射擊者可以通過激光束的方式破壞無人載具的光電系統(tǒng)。由此,美軍認為這種單兵式激光發(fā)射器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接近到危險距離的快艇或無人機重演科爾號那樣的悲劇,甚至還可以用來照射破壞海上主要假想敵的艦載設備。目前,美軍計劃在包括航母上的各種艦艇上普及不同規(guī)模的激光眩目器,這些設備的體積、射程和功率等多方面性能將同時得到提升,其雛形已經部署在一艘驅逐艦上,未來三年內還會有7艘同類型宙斯盾戰(zhàn)艦配備該發(fā)射器。此外有報道表示美國潛艇未來可能還會配備某些型號的激光桅桿以支撐大型激光發(fā)射器,從明尼蘇達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該艇具有雙AN/BVS-1型光學桅桿,這種桅桿和傳統(tǒng)的潛望鏡不同,會用數字方式將光電和紅外視頻/圖像源源不斷地傳入潛艇控制室,而這是潛望鏡所不能的。據稱這種桅桿具有大功率紅外和光電相機、激光測距儀以及可以和電子戰(zhàn)、電子監(jiān)視/通訊進行有效載荷互換的模塊化頂部單元,桅桿上還有特殊的耐腐蝕吸波涂料,可以最大程度保證隱形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