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每日科學》網(wǎng)站最新消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陶瓷基“墨水”,可讓外科醫(yī)生3D打印出帶有活細胞(用于修復受損的骨組織)的骨骼。相關研究發(fā)表在近日的學術期刊《高級功能材料》上。
研究人員用一種由磷酸鈣制成的特殊墨水,結合3D打印機,開發(fā)了一種名為“全方位陶瓷細胞懸浮液生物打印”(COBICS)的新技術,能夠打印出骨骼結構,將這些結構放入水中幾分鐘就會變硬。
新南威爾士大學化學學院的伊曼·魯哈尼博士說:“這種墨水的成分可在水性環(huán)境實現(xiàn)納米結晶,利用凝固機制將無機墨水轉變?yōu)闄C械互鎖的骨磷灰石納米晶體?!彼纬傻幕瘜W結構類似于骨骼構造,當墨水與含有活細胞的膠原物質結合時,可以形成類似骨骼的組織。墨水配制及其在生物體內的轉化快速且無毒,并且僅在其處于生物環(huán)境,如體液中才會轉化,能夠為外科醫(yī)生提供充足的工作時間。
與魯哈尼博士共同開發(fā)這項突破性技術的副教授克里斯托弗·基利安說:“這項技術最酷的地方在于,我們可以直接把墨水擠壓到有細胞的地方,比如病人骨頭上的一個洞,使其直接進入含有細胞、血管和脂肪的骨頭里,并在該區(qū)域打印出已經(jīng)含有活細胞的類骨結構?!?/p>
“這是一項獨特的技術?!濒敼岵┦空f,“雖然3D打印仿骨結構的想法并不新鮮,但這是第一次可以在室溫下創(chuàng)造出這種材料——具有活細胞,而且沒有刺激性化學物質或輻射?!?/p>
報道稱,將活細胞變成3D打印結構的一部分,是3D打印技術的一大進步。這項技術很適合骨缺損原位修復的臨床應用,如創(chuàng)傷、癌癥或大塊骨組織缺損,還可用于疾病建模、藥物篩選等,非常便捷。未來有一天,3D打印機可能會成為手術室的永久性固定裝置。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在動物模型上進行體內試驗,觀察類骨結構中的活細胞在植入骨組織后是否會繼續(xù)生長。
總編輯圈點
在微觀尺度上實現(xiàn)精細的3D生物打印,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但活細胞打印依然是這一領域的新挑戰(zhàn)。譬如,打印夠不夠準確、時間窗口是否過短、材料對細胞夠不夠友好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新研究中,打印骨骼的材料前所未有的貼合,技術也變得更為精細,無疑邁出了活細胞打印的重要一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