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yī)療器械

機械人輔助胃癌手術在港獲成功

激光制造商情 來源:搜狐2011-12-29 我要評論(0 )   

香港中文大學15日宣布,該校外科學系在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全港首宗早期胃癌患者的無創(chuàng)內鏡機械人手術,目前已有276名病人接受ESD治療早期胃...

  香港中文大學15日宣布,該校外科學系在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完成全港首宗早期胃癌患者的無創(chuàng)內鏡機械人手術,目前已有276名病人接受ESD治療早期胃腸癌癥,成功治愈率高達95%。

 

  據了解,胃腸癌癥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通過開腹把患處切除及吻合,但手術可能會引致并發(fā)癥,具一定程度的風險。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是一種嶄新而有效的方法,通過腸胃內進行,胃腸器官得以保留,沒有表面?zhèn)冢芨涡郧谐痪窒抻谡衬さ脑缙谖改c癌以達致治療效果,且病人術后痛楚大為減少。

 

  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2004年在香港率先引進ESD技術治療早期胃腸癌,現(xiàn)已廣泛應用在整個消化道上不同的部分。然而,ESD最困難之處在于欠缺有效拉高切割平面的方法。為此,中大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發(fā)出一種嶄新的機器人內鏡平臺,利用極精密的機器技術,把嶄新的機器人手臂結合普通內鏡,大大增加了內鏡的靈活度,可以進行復雜的內鏡手術。

 

  中大與新加坡研究人員利用這項新技術,于日前為兩名早期胃癌病人進行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成為香港首宗。兩例手術均在全身麻醉下成功進行,兩項手術時間合共66分鐘,病人已于手術后一天開始進食。

 

  據悉,現(xiàn)在全球在人類身上進行以機械人輔助的ESD只有5例,香港是亞太地區(qū)第二個完成此類手術的中心。

 

  目前,已有276名病人在港中大接受ESD治療早期胃腸癌癥,成功治愈率高達95%。ESD平均手術時間為99.1分鐘。切除的組織平均面積由17.8平方厘米至最大為52平方厘米。病人平均住院時間為4天,當中并無死亡個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