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超聲場輔助DLP 3D打印設計制備超吸能非連續(xù)互穿相復合材料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世界先進制造技術論壇2022-03-15 我要評論(0 )   

新加坡國立大學Zhai Wei和Lim Kian Meng課題組向南極熊投來稿件:基于新型超聲場輔助的DLP 3D打印設計制備的超吸能非連續(xù)互穿相復合材料。受到木材、骨小梁、蝴蝶翅膀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Zhai Wei和Lim Kian Meng課題組向南極熊投來稿件:基于新型超聲場輔助的DLP 3D打印設計制備的超吸能非連續(xù)互穿相復合材料。

受到木材、骨小梁、蝴蝶翅膀和海洋生物骨架等自然界孔隙結構的啟發(fā),人們設計了高孔隙率(通??紫堵蚀笥?0%)的固體結構并稱之為多孔結構。多孔結構具有輕質、高強的特點,并且在破壞過程中能夠保持較高的平臺應力,兼具優(yōu)異的能量吸收特性。然而,受到內部高度開放的孔隙影響,結構之間在破壞時缺乏相互保護。為了充分利用多孔結構應力平臺區(qū)的變形模式,可以將多孔結構作為復合材料中的增強相,制備互穿相復合材料(interpenetrating-phase composite,IPC)。然而,在設計IPC材料時,若采用樹脂與樹脂復合形式將導致材料強度不佳,而采用樹脂與金屬/陶瓷復合的形式又會增加材料的密度。因此,上述兩種設計方法均難以獲得理想的輕質材料。

為了獲得高性能的復合材料,不僅需要在材料設計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還需要對制備方法進行改進?;谖锢韴鲚o助定向自組裝樹脂3D打印技術是新一代復合材料的前沿制造技術,能夠對復合材料中填充的微結構進行精確控制。目前,可以通過電場、磁場、剪切場和超聲場輔助的形式實現填充物的定向自組裝。其中,超聲場利用駐波促使填充物運動,適用于多數填充材料。

近日,基于超聲場輔助的3D打印技術,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非連續(xù)互穿相復合材料,” discontinuous” IPC,簡稱為d-IPC材料。與傳統(tǒng)IPC不同,d-IPC的中增強體組元由非連續(xù)的顆粒組成。為了制備d-IPC材料,研究人員首先對DLP 3D打印機進行了改裝,添加了超聲場輔助定向自組裝裝置(圖1)。
△Fig. 1: A schematic of the ultrasonic-DLP printing process and deriving the d-IPC.


接著研究人員對d-IPC材料進行了打印(圖2A)和實驗測試。實驗結果表明,與純樹脂材料相比,含有1 wt%陶瓷顆粒的d-IPC材料經過優(yōu)化后比能量吸收提高了37 J/g。此外,雖然d-IPC材料內部陶瓷顆粒互不相連,但得益于宏觀有序的組裝方式,材料強度高達68MPa。與陶瓷顆粒含量相同但顆粒隨機排列的復合材料及輕質高強點陣結構相比,d-IPC材料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圖2B)。

△Fig. 2: Illustration of the (A) as-printed d-IPC samples and (B) benchmarking materials used for comparisons.

通過對d-IPC材料的增強機理進行研究,發(fā)現增強主要來自于有序組裝但非連續(xù)的陶瓷顆粒增強相,該增強相不會導致材料強度的顯著降低,但能夠通過誘導局部漸近失效來對材料的大變形進行調控。由于打印材料的開放性,超聲場輔助DLP 3D打印技術可推廣到含有不同材料、尺寸和形態(tài)的填充物與樹脂基體復合的材料制備中(圖3A、B),進一步發(fā)揮d-IPC材料的多功能應用潛力(圖3C)。
△Fig. 3: (A,B) Extended studies for a diverse range of particles and demonstrations of (C) multifunctionalities for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magnetism, and microwave absorption.

總而言之,該項研究展示了使用超聲場輔助的DLP 3D打印技術開發(fā)新型復合材料的潛力,使得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能量吸收特性與獨特的變形模式。該研究也為未來復合材料吸能器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Applied Materials Today期刊,Li Xinwei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Lim Kian Meng副教授和Zhai Wei助理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轉載請注明出處。

制造業(yè)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