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快速、低成本的成像方法,可以分析3D打印金屬零件的結構,以評估材料的質量。該系統(tǒng)使用一臺光學相機、一個光源和一臺運行該團隊開發(fā)的專有機器學習軟件的筆記本電腦。
大多數(shù)3D打印金屬合金由各種微觀晶體組成,這些晶體在形狀、大小和原子晶格方向上都不同。將這些信息映射出來,就可以推斷出合金的性能,比如強度和韌性。為了分析這種微觀結構,通常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這是一個昂貴且耗時的過程。
另一方面,團隊方法中涉及的硬件成本不到2萬美元。該方法首先用化學物質處理金屬表面,以揭示微觀結構,然后將樣品面向相機放置,相機在光源從不同方向照亮金屬時拍攝多幅圖像。
然后,該軟件分析光從不同金屬晶體表面反射產(chǎn)生的圖案,然后推斷出它們的方向。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5分鐘。
研究人員說:“使用我們廉價且快速的成像方法,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區(qū)分好的3D打印金屬零件和有缺陷的零件。目前,除非我們詳細評估材料的微觀結構,否則無法區(qū)分它們?!?/p>
沒有兩個3D打印的金屬零件是平等的,即使它們可能是使用相同的技術生產(chǎn)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幾何結構。從概念上講,這類似于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制工藝品可能各自具有不同的紋理結構。
研究人員認為,該團隊的成像方法有可能簡化3D打印或添加制造生產(chǎn)的金屬合金零件的認證和質量評估。
3D打印金屬零件最常用的技術之一是使用高功率激光熔化金屬粉末,并將其逐層熔合在一起。然而,微觀結構以及印刷金屬的質量取決于幾個因素,其中包括激光的速度和強度,在添加下一層之前冷卻的時間,以及使用的金屬粉末的類型和品牌。
該團隊沒有使用一個復雜的程序來根據(jù)采集到的光學信號測量晶體方向,而是使用了一個神經(jīng)網(wǎng)絡,為其提供數(shù)百張光學圖像以供學習。最終,它學會了根據(jù)光如何從金屬表面散射的差異,從圖像中預測金屬中晶體的方向。
然后,他們測試了該方法,以創(chuàng)建一個完整的“晶體方向圖”,該圖提供了有關晶體形狀、大小和原子晶格方向的全面信息。
該團隊目前正在與NTU的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公司NTUitive進行討論,以探索成立一家分拆公司或許可其專利的可能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