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郭臺銘為何唱衰3D打印?

星之球激光 來源:京華時報2013-06-27 我要評論(0 )   

在資本市場屢屢掀起風暴卻備受爭議的3D打印技術,這次遭到了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的質疑。不過,這位制造大佬的看衰并未影響昨天A股市場中3D打印概念的走勢,概念股悉數(shù)飄紅...

   在資本市場屢屢掀起風暴卻備受爭議的3D打印技術,這次遭到了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的質疑。不過,這位制造大佬的看衰并未影響昨天A股市場中3D打印概念的走勢,概念股悉數(shù)飄紅。

 

  郭臺銘:放“郭”字倒寫狠話

  盡管當前3D打印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迅猛發(fā)展,甚至被譽為是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不過郭臺銘卻公開表示,“如果真的能顛覆產業(yè),那我的‘郭’字倒過來寫。”

  對于不看好3D打印的原因,郭臺銘稱,此項技術無法大量用于商業(yè)用途。例如,3D打印可以制造出電話,但只能看不能用;3D打印商品不能加入電子元件,無法形成電子產品量產。“3D打印絕不等于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只是噱頭而已。3D打印技術發(fā)展很久了,鴻海30年前就在用3D打印技術。”郭臺銘表示。

 

  羅軍:非取代制造業(yè)而是互補

  雖然遭到郭臺銘看空,但3D打印技術在全球的迅猛發(fā)展勢頭依然不減。2013年臺灣平面顯示器展會上,應用3D打印技術成為4K2K及大尺寸電視的一大亮點。近日,松下也傳出計劃用3D打印機來量產家電產品的消息。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羅軍昨天表示,盡管理論上3D打印可以打印出所有物品,但不一定能都實際應用。目前,3D打印更多地應用在局部零件的生產制造,與傳統(tǒng)制造業(yè)是互補關系,并不像一些媒體報道的可以取代制造業(yè)。3D打印的商業(yè)價值也有別于傳統(tǒng)制造業(yè),主要來自解決個性化難題、滿足定制化需求,是新品開發(fā)和工藝設計者最理想的助手。

 

 

  >>點評

  深入人心唱空難起效

  多數(shù)人對3D打印的期待并不能阻止部分人的看空,此前香櫞曾發(fā)布“做空”報告,并導致A股市場3D打印概念股的應聲下跌。不過,郭臺銘的嗤之以鼻并未造成暴風雨,昨天3D打印板塊仍大漲2.76%,概念股齊齊上漲。

  永竹投資策略分析師郭施亮認為,3D打印概念昨天的上漲一方面受到前期跌幅較大短期孕育反彈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則因為3D打印技術已經深入人心,郭臺銘難以撼動市場對3D打印技術的認可。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