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大學的工程師們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一種3D打印金屬物體的新技術--它涉及以超音速噴射鈦顆粒。由此產(chǎn)生的金屬具有很強的多孔性,這使得它們對植入物和替換關節(jié)等生物醫(yī)學物體特別有用。
傳統(tǒng)的3D打印涉及到一個噴嘴逐層沉積塑料、水凝膠、活細胞或其他材料來構建一個物體。金屬部件和物體通常以其他方式進行3D打印,例如將激光發(fā)射到金屬粉末床上,以選擇性地將部分熔化成所需形狀,或將金屬粉末以高速發(fā)射到基體上,以將顆粒融合在一起。
后一種方法被稱為“冷噴”,新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康奈爾大學團隊以每秒600米的速度噴射鈦合金顆粒,每個顆粒的寬度在45到106微米之間。該團隊計算出這是理想的速度--再快的話,顆粒在撞擊時就會解體,無法相互結合。
接下來,材料會被加熱以軟化,幫助顆粒更好地粘合。同樣,這也是經(jīng)過仔細控制的,使用高達900 °C的溫度,這遠遠低于鈦的熔點1626 °C。最終的結果是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金屬物體,其強度比使用傳統(tǒng)制造工藝制造的類似物體高42%。該團隊表示,不同之處在于,新方法并不專注于高熱作為主要力量,因為高熱會給材料帶來弱點。
“我們專注于制造多孔結構,這在熱管理,能量吸收和生物醫(yī)學方面有很多應用,”該研究的主要作者Atieh Moridi說。“我們現(xiàn)在不是只用熱作為輸入或粘合的驅動力,而是利用塑性變形將這些粉末顆粒粘合在一起?!?/p>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方法特別適合創(chuàng)建生物醫(yī)學植入物,因為多孔結構會讓患者的細胞有地方依附,幫助重建天然組織并固定植入物。
“如果我們制作具有這種多孔結構的植入物,并將其插入體內,骨可以在這些孔隙內生長,并進行生物固定,”Moridi說?!斑@有助于降低植入物松動的可能性。而這是一個大問題。有很多的翻修手術,患者不得不去移除植入物,只是因為植入物松動了,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該團隊表示,這種新方法還可以為其他行業(yè)創(chuàng)造材料和物體,如建筑、交通和能源。
該研究發(fā)表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雜志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